吵翻!导师确认录取后被学生「删除拉黑」,导学双方“互放鸽子”太伤了..
图片来源:小红书
望着这红红的感叹号,导师表示:真的受教育了....
原来自己才是学生的一条鱼,该学生复试没来,后来问了才知道他报了其他老师,去别的组面试了。
近几年,因为线上线下选拔带来的推免混乱,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已经不讲诚信了,更有人表示,达成的约定一文不值,局面已经发展到了“礼崩乐坏”的程度。
导学双方互相伤害
鸽子满天飞
近几年,由于疫情的影响,很多高校在线下和线上的推免都频繁出现乱象。
出现了一部分所谓“海王院校”(指在夏令营或预推免中,给几乎所有报考学生面试机会或发放合格成绩,但并不进行排序的院校),以及彼此伤害的“师生互鸽”现象(指导老师与考生在夏令营、预推免中达成招收或报考意愿,但最终在系统确认时放弃)。
2021年,西部某“双一流”高校推免招生群内,一则截图火了。
负责推免招生的老师一再叮嘱要求“准推免生们”要遵守自己的承诺,一定要填报本校。并表示如果在这个阶段临时“鸽”了的学生,其将直接联系教育部,取消他们的推免资格。
图片来源:知乎
可即使是这样,也不乏有学生临门一脚选择另择他校,有截图显示,有学生在群里表示放弃录取,请求老师把名额补录给别人。
而老师的态度也很强硬,直接追问学生是哪个学校的?表示要反馈其失信信息给教育部,最后再次强调,现在这个时间放弃的,要追究到底!
图片来源:知乎
一般来说,推免生和高校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,学生们想找到一个好的归宿,学校也想招收优秀的学生。所以一般大家都会提前联系导师询问有无招生名额。如果导师明确表示接受而学生在临门一脚突然变卦的话,会导致很多导师出现名额空缺问题,也就是白白浪费掉名额,这也难怪导师会生气到“向教育部反馈失信信息”。
而更戏剧的是,这种“放鸽子现象”并不是个例,甚至演变成了每年“保研季”的“特定项目”。
2020年,某双一流高校教授在博客晒出自己被学生“放鸽子”的经历。
该教授称“自己在研究生招生时已经数次遇到放鸽子的情况,学生在联系的时候各种甜言蜜语,山盟海誓,就差签卖身契了,可一旦手握几个offer立马变了个人,完全不考虑给招生单位和老师带来的麻烦”,并放出两个例子:
同样建“失信名单”的还有这位某211高校导师,在前期,其在推免群里表示,已经将极个别临时违约的学生列入了失信人名列,并再次强调将对失信人做出制裁,希望同学们做诚信的科研人。
图源:知乎
当时底下也有学生表示支持老师的决定,一定要将心比心不做违信行为,
图源:知乎
可就在几天后,该学生又表示,出于其他原因考虑,选择放弃资格。(今年受疫情影响,各大高校采取线上夏令营的形式招生,但这种方式让不少高校被“鸽”穿了。)
图源:知乎
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,有不少读者都曾给我们留言讲述了自己的“被鸽”经历。
有被鸽的导师
同样,也有被鸽的学生
学生鸽导师屡见不鲜,同样的,导师鸽学生也时有发生。
而更多被鸽的学生们,只能在社交软件上讲述自己的经历,一方面以求得到一些解决方法,另一方面,也是提醒后来者注意避雷。
有学生表示,学校给所有学生发了复试通知,有些学生因此拒绝了其他offer,结果最后老师说名额已满,解散了群聊,对于没有发放预录取的志愿不作任何处理。
这也让不少学生表示,为避免没学上,谁现在不是“广撒网”,手握一个offer的学生很少,大家都是同时联系好几个最后选择一个。
互鸽伤害导学双方
急需合理解决措施
也有导师表示, 研究生招生时,学生放导师鸽子这“很正常”。但要是有补录机制,就好办一些,总不至于让自己招生名额被废掉。
而且,因为被学生放鸽子现象频发,所以为了避免浪费名额而无法尽快完成学校的接收指标,很多导师会采取不进行科学初筛,对蜂拥报名的学生“来者不拒”。而反过来,学生如果被放鸽子则很可能导致自己上不了学,多年努力付诸东流,所以也会广撒网的去多联系一些导师,最后再鸽掉一些。长此以往,导学双方陷入了必放对方鸽子的恶性循环。
“海王院校”、“师生互鸽”现象伤害的是双方。对于学校来讲,要建立合理的“初筛”环节。而对师生双方来讲,大家做人都应该更坦诚一些,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,在有若干选择的时候,应该说清楚,而不是隐瞒欺骗,只说好话和许诺。
END